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李向明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专访李向明:沉下去,向前走,义无反顾

2023-03-17 09:25:21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编者按

  “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今天的人们不约而同开始怀旧,但我们无法回到过去,“现在意味着什么”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命题。对此我们当然不奢望可以得出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但在每一个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中都在有意无意地传递着无形却真实的关于时代的丰富信息。如何来重塑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对话关系,重新变得迫在眉睫,这需要每个艺术家去真实面对和扪心自问,考验的是每个个体的敏锐、悟性与勇气,生活中亦然。

  如果疫情是这个时代的宏大叙事,那么艺术则应该提供属于这个时代的具体的个人讲述。“年度艺术人物”是《库艺术》媒体延续了十五年时间的经典专题品牌,已然成为一年一度业界的关注焦点,同时,“年度艺术人物”也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潮起潮落。2022 年,我们选择不再仅仅关注展览、奖项等等外在光环,而是在这一特殊时间节点下去观察艺术家真正的学术推进与创作进展。

  个体的思考与表达或许看似微小,但其中包含了尊严、思想与立场,这种看似的“无意义”可能恰恰正是艺术在今天最大的意义所在,并会在潮流过后成为真正可以佐证时代的有价值的学术文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fc042618ca94148020c0f3ba09fb5807.jpg

  年度艺术人物推荐词ARTISTS OF THE YEAR

  从“补丁美学”、“土语”到“土语南居”,在逃出或远离“阳春白雪”似的艺术中心,介入“下里巴人”似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李向明的艺术越发稳固了来源和根性。其大量作品直接介入空间,植入“泥土”大地,不断尝试如何将多年在架上绘画实践中积累起的美学经验,进行空间转换与不同材料的移植转换,形成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2020年开始的那场疫情也许没有对李向明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实质的性改变,却触动了灵魂中更深的意识层面,使他的创作和思考中关注的问题产生了一些偏移。秉承着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坚守与信念,李向明在2020年创作了《隔离》《朋友,你在哪里》《同一个屋檐下》等系列,此后的《封》、《无语》以及在笔记本上的手稿涂抹,无不记录着他在疫情背景下的感受与思考。有责任感、有文化态度、有创造活力、有大情怀,创作具有公共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与意义的艺术行为及作品,这就是李向明对自己多年不变苛求努力的基本态度。

  “年度艺术人物”系列专访李向明:沉下去,向前走,义无反顾Go forward and never give up

  许多问题没有最终答案

  “关于‘答案’,特别是这场疫情的风暴过后,使我越来越觉得,纠结于艺术问题的‘答案’,其实不如不断行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e86abad40cdaa5807cf83a8e55ce0993.jpg

◎无语系列任意大小石头、口罩装置2022

  库艺术=库:三年疫情对很多人的认知角度和思维惯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对于您的创作和生活来说,疫情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是什么?

  李向明=李:三年疫情,确实改变了许多人,尤其是对待人生态度、生活观念。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瘟疫、流感、黑死病、疟疾等等。文字记载的残酷、惨烈、恐怖等描述,与你亲历一场疫情悲剧的感受是不一样。至于我经历疫情的许多细节,限于篇幅,在此就不详细赘述。感受是深刻的,甚至是超出病毒本身的。

  对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没有实质性改变,只是创作、思考中关注的问题有一些偏移。比如,2020年我的装置作品《隔离》《朋友,你在哪里》《同一个屋檐下》等系列,几乎预示了建方舱和各种封控的现实。这些作品既是防疫的行为,也是当代人在莫名的力量面前所承受的隔膜、孤独、无助的符号化再现。2022年创作的《封》、《无语》等,都是《隔离》系列的延伸。这与我以往以乡土、乡村等主题的作品有一定变化。当然,乡土的主题也没有放弃,比如《消逝的干栏》系列,都是原有路径的继续。

  在经历疫情三年之后,我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不知不觉中有些许放慢了,好像是无意识的放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72d94bdab63486cbe0e7bc6329db71fd.jpg

◎无语系列(作品局部)

  库:从您 2018 年进驻贵州洪江村进行艺术创作至今已过去五年时间,如果说当年是您寻找当代艺术的转型和艺术创造原动力的一个契机,那如今是否已经找到了答案?或是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

  李:关于“寻找当代艺术的转型”,其实是我自己的创作思路创作方式的转型,而这种转型是基于对当代艺术现状的思考。我的脑海,对这种思考似乎永远不会歇息。但对许多问题又似乎永远没有终极答案。或许,在我的艺术实践中,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型,提供了原有疑问的答案。逃出或远离“阳春白雪”似的艺术中心,介入“下里巴人”似的社会实践,使得我的艺术越发稳固了来源和根性。大量作品直接介入空间,植入“泥土”大地,有了一个全新的表达形式。比如,以艺术的方式改造建筑、改造环境、将艺术创作行为直接介入废墟现场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4d3ec7b8e4814d7532a234cb569b5a4c.jpg

◎消逝的干栏系列六幅组合120cm x 120cm木、布、丙烯2022

  这个时代不缺少传统方式的书斋里的画家与架上画家;不缺少挖空心思闭门造车的艺术家;不缺“殖民化或半殖民化”的很像(欺世盗名)艺术家的艺术家;不缺少追名逐利抢占市场份额的艺术家。缺少的是有责任感、有文化态度、有创造活力、有大情怀的艺术家;缺少具有公共价值意义以及文化价值与意义的艺术行为及作品。这就是我多年不变,苛求自己努力的基本态度。

  我写了一篇文章《从平面到空间的艺术实践》,谈了这些年一些个人体会。如果说我近几年有所收获的话,那就是找到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广阔创作途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f1a78001978861426c186152877525eb.jpg

◎消逝的干栏1120cm x 120cm木、布、丙烯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3d87704b5173cc6d8986ced92d91be88.jpg

◎消逝的干栏2120cm x 120cm木、布、丙烯2022

  关于“答案”,特别是这场疫情的风暴过后,使我越来越觉得,纠结于艺术问题的“答案”,其实不如不断行走。有时候纠结于“答案”是无效的努力。有许多事物是不需要终极答案的。因为每个答案背后,都会滋生出新的问题以及相悖的问题。而艺术在当下能解决的问题又极其有限。我们想想,作为全球性病毒感染的新冠疫情,涉及直接威胁生命的病毒,都无法追问到真实的根源,何况我们这种非常小众的艺术问题呢?所以,我们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不停地行走,也许比解读一个没有准确结论的话题更有当下意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f4e3e71f0422e4b9f6594295033d1a93.jpg

◎消逝的干栏3120cm x 120cm木、布、丙烯2022

  是非难辨的现实

  “文字无数次叠加,就像无数次重复的荒唐言论一样,形成了概念混淆,模糊不清,构成‘满纸荒唐言’的乱线,无从辩解,无从追问的‘辛酸’,‘谁解其中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3d2da85e2bda2806145be0c4be31cdd4.jpg

◎李向明在创作《封》2022

  库:您将贵州洪江村的工作室命名为“土语南居”,也用墨西哥后现代诗人帕斯的诗句:“我们从哪里出土语言”来概括您对艺术语言的思考,由此是否可以认为“土语”的概念有两层内涵:一是源自“乡土”;二是“挖掘”?

  李:主要是“挖掘”。我这里使用“土语”不等于“乡土”,走向“乡土”是基于对本土问题的思考。我曾经讲过,不了解中国的“乡土”,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我这里使用的“土”,是专指“本土”,也是“本国”吧。是针对国际化语境下的一种词语界定。可以称为“本土语境”。命名“土语南居”主要是与北京“北上居”工作室的区别,借喻“北上”与“南下”的地理概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441ed803bf52ecd2baf1c61b431bf2c9.jpg

◎封300cm x 400cm木、胶、丙烯 12件组合2022

  库:在“乡土”文化和“补丁美学”的基础上,您的创作不断从形式、材料和方法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您现在在创作中面对的课题是什么?

  李:其实,前面已经涉及一点这个话题。课题的核心主要是尝试如何将多年在架上绘画实践中积累起的美学经验,进行空间转换与不同材料的移植转换。一方面是选择超越平面的呈现方式,另一方面是从以往单一的织物类生活材料,扩展到各种可能触及的可利用材料。比如:废砖、瓦、木、石,废钢筋、纱网,等等,各种废旧物品都是我想使用的对象。这里既涉及环保与资源类课题,又有如何使用如何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性课题。在一个主课题下面,有多个子课题。比起单纯的架上绘画,那是庞杂多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aff69ccd769f421e25e6993506d959ae.jpg

◎封(作品局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d1f539274630452c152fd65d3a98cb5e.jpg

◎封(作品局部)

  库:2020 年您创作了表达当下感受的作品《无语》和“隔离”系列,2022年您又在笔记本上用文字和密集涂写的线条对当时的心理进行记录,这是一个新的作品系列吗?请谈谈当时您发生了什么以及内心的经历?这种特殊的生存经验以及所带来的感悟会带入您未来的创作课题中吗?

  李:疫情三年,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了一连串的非正常事件发生。由于病毒派生出来的各种人为(包括管控、商业利益)的多种因素,使得抗疫活动变得扑朔迷离。特别是对待生命的无视,任何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都不会无动于衷,最低不会在情感、思想、心态方面不发生波动。因此,自然就会影响渗透到你的作品中。从《隔离》到《无语》,以及本子上的手稿涂抹,都是疫情背景下的感受与思考。人类学者于硕看到《无语》时,微信回复我:建议改名《石头面具》,并简要解读:“石头心冷漠,又怕死到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用没什么用的面罩闭嘴闭眼,如企鹅等待挨打。”当然,这是一家之言。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解读。“密集涂写的线条”,最先是文字的重复叠加,多次叠加后就成一团乱线,索性乱下去。心不在焉地乱下去,正是此时此刻的心绪写照,比文字还直接。被誉为“演讲天才”的德国政治家戈培尔有句名言:“谎话说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一句谎言,不断重复下去,没有人再相信那是谎言。文字无数次叠加,就像无数次重复的荒唐言论一样,形成了概念混淆,模糊不清,构成“满纸荒唐言”的乱线,无从辩解,无从追问的“辛酸”,“谁解其中味”!

  “发生了什么?”我自己什么都没发生。所“发生”的是同时代人共同经历和见证的是非难辨的现实。“生存经验”一直与我的作品并行存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0f242f1e6296a7547befa39f97a7abe1.jpg

◎隔离--感悟疫情之一

145cm x 83cm x 80cm

装置

202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e1d6c687a74d9c813aa8677805684473.jpg

◎隔离--感悟疫情之一(作品局部)

  粹语言形式在当下越显“弱不禁风”

  “我曾一度追求艺术语言的纯粹性,但有一个矛盾摆脱不了。那就是我们的现实体验与‘**之塔’之间的矛盾纠缠,随时随地袭击我的内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2a10d7d399cb0d395377fede0751f41d.jpg

◎李向明诗歌手稿

  库:您除了视觉艺术以外,还进行文学创作,比如诗歌《寻找故乡》、《莫名的东西》、《好玩》、《写在柴火鸡后》等等,在您看来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在语言的构筑和思想的表达上有哪些相似和不同?

  李:我爱好艺术,同时也爱好文学,不断在时间的缝隙里写一点散文、诗歌等。人的精神情感的表达与再现,是由三种东西组成的,即阅读、观看、聆听。那么文学、艺术、音乐,就是对应这三种功能而形成的表达形态。之所以形成三种表达形态,是由于他们之间的互补性。比如,我们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与欣赏莫奈的巨幅油画《睡莲》,再听凤凰传奇演唱的《荷塘月色》,尽管都与月色、荷塘有关,但我们会从三种不同形态中获得在相同中的不同感受。因此,我觉得,它们之间的互补性,解决了三者各自的缺憾。三者之间相互不可替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3/ca937a877670df64bec34ebccedee789.png

◎李向明诗歌手稿

  库:您在文章《一块废铁皮的重生》中从两件作品到川美美术馆参展开始,讲述了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意义。感觉您的艺术中有非常强的文学性和叙事性?

  李:我认为,只要你的绘画是有客观来源的,就会带有叙事性,同时也就带着文学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艺术的纯粹语言形式,在当下越来越显得“弱不禁风”。我曾一度追求艺术语言的纯粹性,但有一个矛盾摆脱不了。那就是我们的现实体验与“**之塔”之间的矛盾纠缠,随时随地袭击我的内心。我做不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不欣赏儒家做派。我坚守的是自由思辨、理性表达。就像《一块废铁皮的重生》一样,我随时随地可以与不经意间相遇的各种废物对话、交流。我的灵感主要来源于许多偶遇废墟和各种废弃物。几乎所有的废墟、旧物都携带者故事、人文、事件、历史等各种可能,其价值及意义的生发就成为必然。

  ◎李向明诗歌手稿

  艺术家都是社会人

  “放下花瓶似的情调及讨好人的甜腻,摒弃无病呻吟的伪问题,挖掘令人阵痛的核心。”

  库:艺术家个体创作语言和媒介的探索始终在中国当代艺术发生、发展的现场当中。您如何看待个体的思考和表达与时代环境的关系?

  李:一个时代的光环,实际都是一个一个一件一件的个体或个案的光环之和。在当下,每个体的任何行为,都是会波及整体。波及不到大整体,也会波及小整体。今天,每一位艺术家都是社会人。谁都不可能真正成为独立的个体。有史以来,人本来就是群居物种。不管你如何寻求个人的独立自主,甚至你会闭门造车,但终究你的“产品”是要与外界发生关系的。假如你“活得”与世隔绝,真的像不存在,那你与这个世界与这个时代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当代艺术的重要价值就在于与思考和表达与时代环境的密切关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4d490a98e0b8ef1806f87bea29c77ade.jpg

◎朋友,你在哪里--感悟疫情之二(作品局部)

  库:过去三年中,现实发生的种种动摇甚至打破了很多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常识和规则,关于艺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亦是如此。您认为接下来我们该如何重塑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对话关系?

  李:最好的办法就是艺术家拿出一定的时间、精力,面对当下有一定程度的参与性。艺术家不能飘逸在现实的外围做旁观者。要体验现实世界的风雨,才能领悟多重问题的真谛。有反思有问题意识,才有价值,才有意义。放下花瓶似的情调及讨好人的甜腻,摒弃无病呻吟的伪问题,挖掘令人阵痛的核心。当代艺术家,要有社会学家及哲学家的分辨精神与认知态度,以此面对当下及其未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8f8eb49c02b555a50b9a35896f9c3993.jpg

◎朋友,你在哪里--感悟疫情之二(作品局部)

  库:如今疫情的阴影逐渐消散,一切变得明朗起来,您对2023年有什么展望,或是有什么待展开的计划吗?

  李:我们存在的这个现实世界,充满许多不确定性。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2023年可以确定的是一如既往,延续多年关注的乡村主题,挖掘、发现、梳理,逐步完善自己的美学思考。沉下去,向前走,义无反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bd5399fa3bba086eb567b554fa078567.jpg

◎逃离--感悟疫情之三100cm x 110cm x 550cm废钢筋装置2020

  艺术家简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84f26510c29dbbcf6d051ba70ec98b15.jpg

  李向明

  Li Xiangming

  李向明,曾研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曾赴美国克拉克学院访学。创作上秉承前辈们严谨的治学精神,不断否定自己,探索新的可能,从具象、抽象、综合材料到建筑空间,构成了艺术历程的四大阶段。提出了“土语”的精神母题,建构了“补丁美学”概念。出版有《土语者》(三联书店出版社2011)《有序无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土语-李向明》(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等十多部。

  其作品曾四次参加了北京国际双年展、六次参加全国美展、中国现代艺术研究展、17 届意大利威尼斯建筑艺术双年展平行展、24 届马来西亚吉隆坡亚洲国际艺术展、德国柏林中德当代艺术展、新加坡“象内象外”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以及华盛顿、东京、圣彼得堡等国内外学术展百余次。举办个展十余次;著述出版画集、文集十多部;百余件作品分别被中國美術館、今日美术馆等各地美术馆以及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斯洛伐克、美国等有关艺术机构或私人藏家收藏。

  来源:库艺术KUART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李向明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